佛教认为,时间无始无终,空间无边无涯,佛土无穷无尽,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的一个。在这无穷的时空里,有无数佛,每一个佛都有属于他教化的国土,称为“佛国”或“佛刹”。又因佛的国土清净无染,相对于世俗人所居的“秽土”而言,称为“净土”。小乘佛教中已有人信仰净土往生。但是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派别,“极乐世界”学说是在大乘佛教时期成型的。在各种宣扬净土思想的佛经中,关于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数量最多,而且特点也很鲜明,因此对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信仰越来越广泛,并逐步演变为净土信仰的主流。
在大量宣扬阿弥陀佛净土的典籍中,以《无量寿经》《观无量寿经》和《阿弥陀经》三部影响最大,这三部经被后来的净土宗奉为“净土三大部”。照这些经的说法,在众生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一个世界名叫“极乐”,这个世界的教主,叫作阿弥陀佛。在极乐世界中,无量功德庄严,国有声闻、菩萨无数,楼观、宝树、宝池、讲堂、精舍、宫殿等均以七宝庄严,微妙严净,百味饮食随意而至,自然演奏出万种伎乐,无有愁烦,众生皆能趋向佛之正道。这些经还宣扬,只要信奉西方净土,常常诵念阿弥陀佛名号,死后便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,享尽欢乐。
净土思想,在一不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些美好盼望,所以在民众中影响颇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