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学亦称增上心学,三学之一。即摈除杂念,专心致志,观悟四谛。据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八载,禅定、四禅二者皆称定、三昧。据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卷十一载,禅指四禅,定指四无色定、四无量心等。
四禅定:原始经典中对定的定义说明,以及三学中的定学、八正道中的正定等内容,全部都是在说四禅定。因为它是定中最基本的部分。关于四禅定如下:一是初禅,离诸欲,离诸不善法,有寻,有伺,离生喜乐,具足初禅。二是第二禅,寻与伺皆止息,内心净,心统一,无寻无伺,定生喜乐,具足二禅。三是第三禅,舍离喜心,依舍而住,有念有正知,受身之乐,“有舍有念而乐往”具足第三禅。四是第四禅,断尽苦乐,已灭喜忧,故不苦不乐,依舍而念乃清净,具足第四禅。
种种定:所谓定是指精神的安静统一,但心静的方法有种种程度之不同,普通人日常心静的欲界定,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统一;真的精神统一称为根本定,是属于色界定及无色界定。四禅定是色界定的根本定;色界定若进而安静、接近无念无想的状态,则称无色界定。
四无色定:色界、无色界是指禅定中之心的状态,就如色界被区别为四禅,无色界也被区别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四阶段,这是表示渐渐安静的状态。